世界二战坦克(二战德国导弹大全)

  • 栏目:游戏资讯
  • 更新时间:2024-09-13 09:18:09
  • 浏览: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世界二战坦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战德国导弹大全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二战中的著名坦克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使用大量坦克进行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出现了有几千辆坦克参加的坦克大战;在北非战场及诺曼底战役、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交战双方共生产了30多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由于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器的激烈对抗成为重要作战形式,坦克技术与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联的T-34中型、HC-2重型坦克,德国的“豹”式中型、“虎”式重型坦克,美国的M4中型坦克,英国的“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等。

二、二战十大最知名的坦克

二战十大最知名的坦克

1、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Tiger Tank),又称:虎式坦克/虎Ⅰ坦克/六号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所使用的一种重型坦克。虎式坦克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2、四号中型坦克

四号中型坦克(Panzer IV),为纳粹德国二战中生产的一种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能满足二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中型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并且有较大的改良空间,而被改造成主力突击坦克供给装甲师使用。

3、猎豹式驱逐战车

猎豹式驱逐战车(Jagdpanth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以五号豹式坦克车体开发出来的一款驱逐战车,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它是二次大战中最佳的驱逐战车。猎豹有两种较知名的分支车型,一型使用焊接式炮盾,其他使用螺栓式炮盾,只有搭载Pak 43/4型坦克炮的车型才使用焊接式炮盾。猎豹主要武装为一门与虎王坦克相同的88mm 71倍径坦克炮,可以击破盟军任何型式的坦克,同时由于低车姿,也很容易进行伪装掩护。

4、T-34坦克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苏联设计的中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32吨,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00千米,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T-34坦克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著名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5、三号突击炮

三号突击炮(Sturmgeschütz III)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它以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坦克歼击车。直至战争完结,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三号突击炮。

6、虎王坦克

虎2坦克又称虎王坦克,在虎式坦克基础之上研制,是德国二战期间最令人恐惧的一种重型坦克。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正面装甲的厚度高达185毫米,对于当时的许多坦克炮来说,只能是望虎王坦克装甲兴叹了。虎王坦克总重68.5吨,采用88毫米坦克炮,盟军许多坦克在它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7、IS-2重型坦克

1942年8月苏联获悉德国新型“虎”式坦克的研制消息后开发出一种拥有强大火力和厚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代号IS,战争期间共发展了3个型号:IS-1、IS-2、IS-3。IS-2坦克引以为傲的122毫米主炮比虎王的88毫米炮口径要大30多毫米。苏军IS-2重型坦克团的战史上,科尔松-柏林重型坦克旅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歼灭德军2000余名,击毁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60余辆,火炮200余门。

8、豹式坦克

五号中型坦克,又称豹式坦克(Panther Tank),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为应对苏联T-34中型坦克,而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该坦克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在战争后期,该型坦克与IV号坦克是德军并列的装甲主力。

9、M4谢尔曼萤火虫坦克

在英军中服役并受过改装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坦克被称为”萤火虫“中型坦克,该型坦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以及其后在法国和德国本土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直到德国投降。该车是西线德军最恐惧的坦克,最出色的战果使魏特曼殒命之战,谢尔曼“萤火虫”中型坦克击毁了三辆虎式。M4谢尔曼“萤火虫”和其它型号主要区别是安装威力更大的76毫米火炮。

10、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

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M18 Hellcat)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发的一款坦克歼击车。它是美军在二战时所有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中行走速度最快的一款战车,故有“地狱猫”的称号。为了追求优越的行走速度,M18地狱猫只安装了一层薄弱的装甲,而主炮威力也稍显不足。薄弱的装甲使车身及乘员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主炮在远距离无法有效击穿德国虎式及豹式坦克的装甲,成为它最大的缺点。

三、震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型坦克独家盘点

导读: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下面就和趣闻解密我去了解一下吧。

TOP1:车型PzKpfwV虎E型

德国人制作的坦克造型非常的美观,工艺十分精良,制作工艺上苏联坦克粗制烂造难以超越的德国坦克。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坦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乘员为5人,重量57吨,属于重型坦克(一般40吨以上的称为重型坦克)。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8个前档4个倒档,虎式的72.5厘米的宽履带,使它能跨越垂直的障碍0.79米,2.29米的战壕。其最厚的装甲部位达到了110MM,后期的虎式坦克炮塔表面还有防磁性炸药的特殊涂层。装备一门88mmKwK36L/56火炮和两挺7.92MMM口径的G34机枪,坦克炮在2000米距离能射穿110MM厚的装甲。使用FuG5型号的通讯设备。

TOP2:车型IS-2或IS-2M

苏联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而专门研制的重型坦克。它体现了苏联坦克设计的风格,简单实用,其重量46。25吨。1944年4月开始生产,共产3475辆。IS-2的乘员为4人,使用10RK型号的通讯设备,发动机功率520马力,最大速度37公里/小时,能跨越垂直的障碍1.0米。装甲最厚处达到120MM。装备一门大口径的122MMGunD-25T火炮,备弹28发炮弹,2挺7.62MMDTMG机枪和1挺12.7MMDShKMG高射机枪。在1000米距离射穿160MM装甲。IS-2是苏联红军攻坚的利器,它的后续型号为IS-3(1945年)更加嚣张。斯大林2号是德国坦克手最畏惧的坦克之一。

在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时,IS-2是日本关东军根本无法抵挡的坦克。缺陷:IS-2的驾驶员没有自己的出入舱门,坦克一旦被击中,驾驶员逃离的机会要小得多。

TOP3:车型T-34-85

苏联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靠的就是“T-34”。那么是哪种型号的“T-34”呢?就是列第三位的1944年3月起开始生产的T-34-85(1944)。其重量达到32吨,这是一种中型坦克,共生产17680辆。T-34-85是苏联为了对抗德国的黑豹坦克而专门研制的。但是其性能已经超越了黑豹。达到了T-34系列的完美境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T-34-85仍然被许多国家大量地采购。它装备9RM型号的通讯设备。一门85MMgunZiS-S-53火炮和两挺7.62MMDTMMG机枪,备弹56发。5个前进档1个倒退档,跨越0.8米垂直的障碍只要4"1",2.5米的沟壑。V-2-34M型号的发动机,功率520马力,最大速度为55千米/小时。其装甲最厚处90MM,设计故意设计出倾斜度,被击中时能产生滑弹效应。车体和炮塔侧面装有扶手,可搭乘步兵。T-34-85(1944)在柏林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OP4:车型PzKpfwVG型黑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设计制造的最优良的中型坦克(重45。5吨,实际上可以称为重型坦克),共生产3126辆。G型的乘员为5人,装备一门75MMKwK42L/70火炮和两挺7.92MM口径MG34机枪,备弹79发。MaybachHL230P30型号的发动机,功率为700马力,7个前进档1个倒退档,最大速度55千米/小时。能跨越0.9米的垂直的障碍,2.45米的战壕。最厚的装甲部位达到110MM。黑豹在对美英盟国作战时,显示了无以伦比的优势,盟国的坦克相形见拙。这种坦克的机动灵活,火力威力中等偏上水平,很适宜被用来作为机动防御装甲力量。许多德国装甲兵高级军官都选用黑豹指挥坦克作为自己的指挥车。德国最好的坦克歼击车“猎豹”就是根据黑豹车型改进而来的。部分的德国官兵对于黑豹的评价甚至高于虎式。

在苏德战场德苏力量对比悬殊,面对数量众多的苏联坦克,德国的黑豹被纳粹作为一种第一线的主打坦克,而被广泛地采用。

TOP5:M26

这是一种在二战中最后登场的重型坦克共生产了1436辆,在美国的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二战中,美英的坦克根本无法与德苏的性能优越的坦克抗衡,盟国更多的是依靠空中轰炸能弥补坦克性能的不足。因此美国就设计制作了潘兴重型坦克。它重达到了41。5吨,乘员5人,配备着一门90MMGunM3的火炮,备弹70发。两挺30caliberMGM1919A4机枪和1挺50caliberMGHBM2高射机关炮。其坦克炮在914米的距离上能够射穿122毫米厚度的装甲。M26的FordGAF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潘兴坦克后来还参加了朝鲜战争,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

TOP6:车型PzKpfwVB型

可能会有朋友对虎王坦克的排名偏后表示异议,但我是从综合各项性能来比较的,“虎王”共生产489辆,虽然威猛但过于笨重,为了追求防护性而丢掉了坦克的机动性与快速反应能力。8个前进档4个后退档,发动机最大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为38千米/小时。虎王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且耗油太多。虎王重达70吨,乘员为5人。装备一门88MMKwK43L/71火炮和2挺MG34机枪,其火力并没有超越虎1式坦克,弹药基数80-86发。装甲最厚处达到180MM,顶部的装甲也达到了40MM。

因为速度慢,动作笨拙,虎王有时被作为虎式坦克单位的指挥坦克。其变型车最着名的为“猎虎”反坦克歼击车。最后的虎王曾绝望地战斗在匈牙利。

TOP7:车型T-34-76

T-34-76在二战初期,对抑制德国的闪电战的速胜发挥了重大作用。T-34-76的1943年版当然要先进一些,但是按照在战场上体现的价值,1942年版更具有份量。T-34-76(1942)共生产了14041辆。它重30吨(属于中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0-100MM。乘员为4人。装备一门76.2MMGunF-34火炮和两挺7.62MMDT机枪,弹药基数100发。V-2-34型号的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53米/小时。总评价: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综合价性比为优良,被称为“现代坦克的真正先驱”。缺点:没有足够的通讯设备,坦克间联络靠旗语,这种情况到1943年才改善。

TOP8:车型PzKpfwIVH型

德国PzKpfwIV被誉为“德意志军马”,在苏德战争的初期,德国所有的坦克甚至无法对抗T-34-76和KV-1,德国不得不对自己最先进的坦克PzKpfwIV进行改良,从PzKpfwIVF2型开始改装长身管的75mmKwK40L/48火炮,PzKpfwIVH型的乘员为5人,其重24吨,装备着75mmKwK40L/48火炮,备弹87发,2挺MG34机枪。MaybachHL120TRM发动机,功率300马力,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6个前进档1个倒档,能跨越0。6米垂直的障碍,2。2米的战壕,拐弯处半径5.92米。配备FuG5通讯设备。

车体和炮塔为扎钢焊接,前部厚90MM,后部厚20MM,两侧90MM,顶部15MM(最大),4号坦克是战争中后期德国装甲师的主要装备,而H型是4号中较为成熟的作品。其缺陷是其火力略显不足。

TOP9:车型M4A3(76)WHVSS

美国制造的中型谢尔曼坦克型号很多,其中最好的就是M4A3(76)WHVSS或M4A3E8,共产了4542辆,乘员为5人,重33。6吨,装备着一门76MMGunM1A1,M1A1C,orM1A2等型号的火炮(当然谢尔曼坦克中的M4A3的火炮口径是105MM),弹药基数71发,两挺30caliberMGM1919A4机枪,FordGAA型号的发动机最大功率350马力,最大速度40米/小时。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为89MM。使用者对谢尔曼坦克的评价是:坚固、耐用、技术成熟、故障率偏低,缺点:火力不足,难以抗衡德苏的重型坦克。以M4的底盘制造的“英国版本”谢尔曼坦克被英国命名为“萤火虫”式坦克。

TOP10:车型KV-1

1941年至1942年生产的,大约有1753辆。其战斗重量达43—48吨,是一种重型坦克。乘员为5人。配备着76.2mmGunZiS-5火炮和3挺7.62mmDT机枪,弹药基数114发。V-2K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600马力,最大速度34米/小时。其改良型号比较着名的被称为KV-1C和KV-2。炮塔正面装甲120MM。我的总体感觉:KV-1防护性能不错。在战争初期阻涉了德国坦克的快速推进,为IS-2的研制准备了条件。KV-1其缺点:速度太慢,生存率不高,为反坦克炮或坦克锁定目标、反坦克手靠近提供了大量时间,虽然在KV-1的后面有一挺机枪,对于从侧面靠近的反坦克爆破组没有什么办法。

四、二战著名坦克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二战著名坦克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库尔斯克会战背景

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联红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联红军深入,苏联红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苏联红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彼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1943年7月5日早晨,大批德军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进攻,但遭到苏联红军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只好转入防御。苏联红军先后在库尔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转入反攻,德军节节败退,只好撤退。

库尔斯克会战经过

会战准备

德国

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他提出在夏季实施一个代号为“反手一击”的大胆行动,其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包围红军,但希特勒却选择比较传统的城堡行动以旨在粉碎位于库尔斯克的突出部。曼施坦因只得接受了这个构想。有人认为库尔斯克战役是来自曼施坦因的最早策划,这是不对的,亚速海岸围歼战才是他的最初设想,曼施坦因其后制订库尔斯克战役计划并坚持把这个战役进行到底,充其量只是初衷未竟而退求其次——服从最高统帅希特勒的构想和意志。因为之前曼施坦因曾提醒希特勒注意,无论如何,推迟和中止这个战役将在整个战略上非常不利的,所以曼施坦因在战役过程中希特勒犹豫和退缩时,异常坚决的要求将这个战役坚持下去。而这一情况特别容易让一般人误解为曼施坦因主张计划并实施了库尔斯克战役。

而对于这个退求其次的库尔斯克战役,曼施坦因也提出他自己的两种建议,一是趁苏联红军立足未稳,先期发动进攻战役,二是等待苏联红军先行进攻,待其疲惫和消耗,能量耗尽之后,德军再行反攻,并抄击苏联红军后路。后者曼施坦因更为看好。但希特勒拒绝了后者,认为让苏联红军抢先进攻过于冒险。可是,希特勒虽然选择了前者,试图抢先攻击,但又一再犹豫和推迟,并期待己方力量的增加。当然,苏联红军的力量增加的更快,这是尽人皆知的。

库尔斯克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苏联红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而且经过严密侦察,在该突出部发现了众多成建制的部队驻地,曼斯坦因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苏联红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计划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的反对。反对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国在欧洲东线坦克损失巨大,到1943年5月,东线十八个装甲师只剩495辆坦克,平均一个师只剩27辆。虽然改进过的3、4号长身管型坦克能够压制T-34/76,新式虎式和豹式坦克性能更是大大超过,但数量差距短期内无法弥补。古德里安认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将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希特勒对此也犹豫不决,“喀秋莎”火箭炮发射他曾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终希特勒还是决定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他于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堡垒”作战按计划发动,但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讨论“堡垒”计划的会议上,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苏联红军在德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莫德尔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苏联红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堡垒”计划应该放弃。希特勒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克鲁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坚持下以及对于“闪电战”的自信,“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

苏联

当希特勒和他的们为“堡垒”计划争吵不休的时候,苏联红军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本人也倾向于这一方案,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则认为苏联红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此时,根据前线的侦查和间谍情报都预示德军将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红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在一次会议上,斯大林最终被说服,采纳了朱可夫的计划。于是苏联红军开始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

在前沿阵地,苏联红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2]

战争序幕

一个个被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两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瓦图京上书斯大林认为苏联红军应该率先展开攻势因为苏联红军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夏季的德军攻势而准备的如果到了秋天苏联红军的工事就将失去作用。于是苏联红军统帅部下令抓住一个德军俘虏,之后,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联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苏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德国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朱可夫于5日2时20分下达向德军阵地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的命令,库尔斯克会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德军进攻

南线:苏联红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虽然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小时。而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根据预定计划发动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德军艰难的越过了苏联红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难以抵挡被迫后退,瓦图京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在苏联红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由于德军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瓦图京被迫取消了原定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战斗中,德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苏联红军防线的任务。第二天,德军仍然顽强地继续他们的攻势,而瓦图京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空战,苏联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上演了。

战后很长时间,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罗霍罗夫卡激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研究者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联红军约400辆。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联红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联红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苏联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联红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苏联红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该战役可被评为在战术上付出很大代价及苏联红军被迫撤退,无论苏联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或德军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均不能达到其目的,坦克的损失已经是引起争论的题目,苏联红军的损失由少至200辆至多至822辆,其中大部分为绝对损失。同样地,德军的损失由少至80辆至多至数百辆,包括很多虎式坦克,这个数字在德国人于计算损失坦克数字的哲学上不可能成立,从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及第二帝国装甲师的需要完全报销的坦克数字只有3辆,另有数目不详的坦克损坏,很多的损失来自都是苏联红军在之后的奥泽洛夫·鲁缅采夫行动的反攻中因攻占德军坦克的维修工厂,因此行动中的德军坦克损失数字大约是70至80辆,但不清楚需要短期或长期维修的数字。

当双方的准确损失数字被确定后,战役的结果很清楚,苏联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不能达到攻占有利地形或击溃德军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目的,双方部队均在战役中被削弱,科涅夫决定用近卫第5坦克军团对抗德军对战局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是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

事实上,苏联红军强大预备队的突然进攻及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面的德国第9军团因苏联红军的库图佐夫行动而被迫中止进攻令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停止整个城堡行动,当他本来已考虑停止行动,这个预兆更令他胃病发作,而苏联红军在哈尔科夫以南的米亚斯河发动对新的德国第6军团的攻势令他必须将本来用于取得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面最后胜利的预备队调往该处,而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亦决定将一部份部队调往地中海战区以应付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的登陆。

无论战术上的成果如何,普洛霍罗夫卡战役的结果转变为红军在心理及实质上的胜利,德军本来预计苏联红军需要转入防御及没有更多的反坦克炮;但相反,苏联红军仍然拥有超过1,000辆坦克,这清楚地显示出,苏联红军远未被战败及这严重地影响德军的战略决定。

而这亦显示出德军在官兵质素的优势已经减少,苏联红军以后更有信心发起大规模攻势将德军赶回德国境内,而战略主动权更落入苏联红军手中。

北线:在北线,苏联红军的炮击也使德军的进攻比计划推迟了2个半小时,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德第9集团按计划开始了进攻。

莫德尔为了把苏联红军的注意力从德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先在左翼以3个步兵师实施佯攻,但被苏联红军阻止住了。在主攻方向,德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突破了苏第13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但在两翼,苏联红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激战,这一天德军出动了1000架多次,苏联空军也出动了600余架次。双方战至终了时,德军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却至少损失了70辆坦克。

第二天,罗科索夫斯基开始发动反击,莫德尔也把预备队投入战场,于是一次大规模坦克战展开了。经过激战,苏联红军的两个坦克旅遭到重创,损失了约70辆坦克,德军一路乘胜前进,杀到苏联红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苏第17近卫步兵军以及赶来增援的苏第17坦克军阻止住了。

凌晨,德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交通枢纽波内里,战斗是异常激烈,德军数次攻入市区,但都被顽强的苏联红军赶了出来,而苏联空军经过激战,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从此给德国地面部队以很大威慑。

德军虽给苏联红军造成很大损失,但苏联红军依靠数量上的优势,坚守住了阵地,在波内里城内,德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波内里,但苏联红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使用德军无法继续推进。1943年7月9日莫德尔以300辆坦克向苏联红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仍然是失败的,此时德第9集团军的攻击能量已耗尽,10日莫德尔被迫转入防御。

西西里登陆

根据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精神,英美联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作战。由于意大利的局势的变化,德国在该地区的兵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进攻,同时,库尔斯克会战不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在奥廖尔突出部的德第9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决意终止“堡垒”计划,决定抽调在西线重整的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前被重创的几个师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但是重新组建的师组建成B集团军群去意大利。他召集克鲁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狼穴”总部开会,宣布这一决定,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糟糕的局势,克鲁格赞同希特勒的决定。

但曼斯坦因则强烈地反对,他认为德军不应在决战战场上草率收场,德军还有充分力量,可以继续以优势的坦克交换比消耗掉苏联红军装甲力量,以便使苏联红军至少不能在德军撤出进攻后立即发起强力反击,所以在这个战役刚刚进行到决战高潮时取消“堡垒”作战是错误的决定。

而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打击后更加缺乏勇气和耐心的希特勒最终取消了进攻,德军开始后撤,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红军进攻

奥廖尔战斗

苏联红军的进攻率先在库尔斯克北部发起,当德军的攻势在阻止后,苏联红军决定发动进攻,并以打败拿破仑入侵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苏联红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和波波夫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进攻。德军则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给苏联红军造成重大伤亡。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苏中央方面军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团军也加入攻击。

此时苏联空军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法国“诺曼底”航空大队也在库尔斯克上空与苏联空军并肩作战。面对坦克和兵力都占优势的苏联红军,莫德尔无力阻止其进攻,他意识到失去奥廖尔只是时间问题。莫德尔向希特勒请求放弃奥廖尔将德军后撤至“哈根”防线,但被希特勒否决。到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需要从欧洲东线抽调兵力去意大利,而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也面临被苏联红军合围的危险。在莫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请求后撤后,希特勒最终同意弃守奥廖尔,并调第2党卫装甲军去稳定意大利的局势。德军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撤退,撤退途中,德军实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苏联红军攻克了奥廖尔,并继续追击退却中的德军,解放了霍特涅茨,进入卡拉切夫,苏联红军的进攻基本结束,战线逐步稳定了下来。

在奥廖尔战役中,苏联红军歼敌近9万人,坦克500辆,火炮2 402门,并向西推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但却未能完成战前制定的合围并歼灭德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苏联红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伤亡429 890人,损失坦克2 586辆,火炮892门,飞机1 104架。

哈尔科夫战役

在南线,当德军和苏联红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联红军立刻发动反攻,但朱可夫认为经过连续的艰苦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苏联红军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样苏联红军把进攻的日期最终确定,这次作战的代号以七年战争中俄国名将“鲁缅采夫”的名字命名。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90万人和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苏联红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兵无力阻挡苏联红军的前进,苏联红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联红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苏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托马罗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但他们仅以两千人代价突围,虽然师长殉职。他们的顽强抵抗和胜利突围为曼斯坦因将德军主力从别尔哥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时间。苏联红军收复别尔哥罗德,占领德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德军物资和燃料。

由于苏联红军坦克队前进很快,而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曼斯坦因希望抓住苏联红军这个弱点,他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等苏联红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后,实施反击。此时瓦图京对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德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前线坦克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德军逃脱。

德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曼斯坦因开始反攻,而此时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日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苏联红军对德军的进攻未有察觉。苏联红军正在重犯5个月前在哈尔科夫战役的错误。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被德军围歼,由于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在德军的进攻下,苏联红军被迫后退,随后苏第六近卫集团军的第六坦克军被德军包围遭到全歼。

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军的反击虽然给苏联红军以重创,但曼斯坦因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苏联红军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其后德军的反攻再也没能给苏联红军造成威胁。苏联红军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于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攻打哈尔科夫的战斗异常激烈,强大的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最后只剩下了50辆坦克。苏第53集团军率先攻入城内,德军开始全面撤出哈尔科夫,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沿途他们破坏了所有公路、铁路和桥梁,污染了水源、焚烧一切农作物,毁坏了建筑物。苏联红军收复哈尔科夫。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苏联红军歼敌约30万人,自身损失也达255 566人、坦克1 864辆、火炮423门、飞机153架。

战争结果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25万多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飞机1 0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80万,损失坦克6 000辆,损失火炮5 244门,损失飞机1 700架。

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

伤亡人数

德军统计数据

德军的损失:75 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248辆坦克被击毁

900架飞机被击落

苏联红军的损失:180 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3 600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2 0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苏联军统计数据

德军的损失:

300043人阵亡,1019109人受伤,122508人失踪

700辆坦克被击伤

2609架飞机被击落

苏联红军的损失:

141 941人死亡,991 472人受伤

6 064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1 100-1 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西方史学家统计数据

德国

一共360 000人阵亡,受伤,失踪,被俘

1 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1 030架飞机被击毁

苏联

一共863 303人阵亡、受伤或被俘(库尔斯克防御战177 847人,奥廖尔进攻战役429 890人,彼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255 566人)

6 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2 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库尔斯克战役意义

德军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进攻,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联红军已做好严密防务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损失惨重,因为南线意大利被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希特勒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撤退。此次战役后,苏联红军发动一连串巨型攻势,歼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且赶出苏联领土,德军再也无法对苏联红军产生致命威胁,苏军完全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库尔斯克战役影响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苏军开始了大规模反击。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欧洲东线的战局演变成了苏联红军的长途进攻,苏联人收复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个东欧,一路攻入德国,占领了柏林,并赢得了战争。德军再也不能反击或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再也不能发达大规模进攻,只能被迫开始了长途撤退。

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3千多辆,但会战的胜利使苏联红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联红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解放了基辅,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会战中,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方面军群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第一次用作扩大战果的梯队;航空兵彻底夺取了制空权。苏联红军战略指挥的特点是,指挥高度集中、选择行动时机适宜等。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素质仍然远在苏联之上,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后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三倍。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点。

五、二战时期坦克的性能是怎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普遍采用装有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毫米和88~122毫米,主要弹药是榴弹、尖头或钝头穿甲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破甲能力大为提高,对于坦克对抗和轰击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尤为适宜。这一时期的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多为260~525千瓦,最大速度2~6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100~300千米,可深入敌方纵深作战,对于扩大战果、全面控制战场局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所有坦克均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车体造型设计上有了较大改进,特别注重将车体前部易受攻击的部位设计成使炮弹容易滑脱的斜面甲板。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0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的大量使用,使战场成为新型坦克的试验场,坦克性能得到迅速检验和改进提高。大战后期的坦克在机动性能、火力配置、防护能力诸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成为陆地突击作战的主宰武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推荐

wave

站内搜索